為培養鍛煉一批能吃苦耐勞的干部,提升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能力,我縣決定開展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、同調研”的扶貧實踐活動。本次活動主要在以下三個貧困鄉鎮展開。
負責安寧鎮建設的干部堅持黨建引領,注重扶貧先扶志(智),訪問了本鎮孩子的上學情況,也積極聯系學校,提升教學質量。
在經濟上,干部們結合當地的情況,探索實施全國第一個可視化“扶貧定制茶園”項目,創立“幸福的味道”品牌,培育壯大當地茶葉、獼猴桃、蜜桃等特色產業,努力把安寧鎮建設成黨的作風建設的展示基地、群眾路線的教育基地、擺脫貧困的學習基地。
西山村總面積6.5平方公里,全村169戶729人。在進行實踐之前,符合國家貧困標準的共有56戶。西山村現有耕地面積550畝,主要經濟作物為茶葉、臍橙。
進行實踐之后,西山村干部們以黨建為引領,開展基礎設施建設、安居工程、發展生產,成立了臍橙合作社,村民民風和村容村貌均發生了可喜的變化。村民們的經濟條件也得到了明顯的改觀。西山村的干部們踏實肯干,穩步推進經濟、社會各項事業發展。
幸福鄉距離縣城33公里,全村168戶732人。在進行實踐之前,符合國家貧困標準的共有56戶。
縣上書記曾三次到幸福鄉訪貧問苦,現場辦公、解決難題。這一次實踐是集中解決問題,為幸福鄉發展注入致富的源泉和前進的動力。
干部們到達幸福鄉之后,踏實工作,立足當地實際,以黨建工作為抓手,帶領黨員、群眾大力發展當地茶葉、錐粟等產業,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,走出一條黨建富民強村之路。
文字 | 來源135AI寫作,使用請替換
頭圖 | 筆格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