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在江湖飄,節假要過好
2022走到尾聲,2023開啟新程
美好的一年
當然從美好的假期開始啦
2022年12月31日-2023年1月2日放假調休,共3天。
一三五小學教務處
2022年12月30日
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,元謂“始”,凡數之始稱為“元”;旦謂“日”。元旦,意為“初始之日”。
其最早出現于《晉書》:“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,其實正朔元旦之春?!奔窗颜路Q為元,初一為旦。
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,民國政府決定使用公歷,將公歷的1月1日稱為“元旦”。
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為了更好地與世界交流,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歷,也就是我們現在通用的陽歷。所以,之前的“元旦”就成了春節,而陽歷的1月1日則接替成為元旦。
元旦,是新年之始,也被稱為“新歷年”“陽歷年”。元旦又稱三元“歲之元、月之元、時之元”。
堯天子在位時期,注重民生、勤政利民,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,深受百姓愛戴。
但因其子無才無德,難成大器,于是堯天子就把王位傳給了品德兼備,才能出眾的舜,并囑咐舜以后也要把王位傳好,這樣也能放心。
后來,舜把王位傳給治水有功的禹。禹也為百姓做出了很多好事。
人們為了紀念這三位君主,就把當時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,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。
南北朝梁宗懔寫了一本書,叫《荊楚歲時記》,記錄了古代楚地的各種節日風俗。說到“元旦”時,提到拜賀畢,接著是進椒柏酒、飲桃湯、進屠蘇酒、膠牙餳(táng)、五辛盤,進敷于散,各吃一個雞蛋。
到今天,元旦已經成為固定的節日,一般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,如元旦聯歡晚會,掛慶祝元旦的標語,或舉行集體活動等。農村大多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,每到元旦,一家人齊聚一堂殺雞宰鵝,慶祝元旦節。
【模板說明】
文字 | 來源網絡僅作占位,使用請替換
圖片 | 135編輯器樣式圖片
頭圖 | 本人原創繪制
排版 | 135編輯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