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,但名稱有所不同。許多國家叫“國慶節”或“國慶日”,還有一些國家叫“獨立日”或“獨立節”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征,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
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
每年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,我國于1999年修訂發布《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》,將國慶節與相鄰的周六、日組合為7天的國慶長假,被稱之為“國慶黃金周”。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進行群眾游行。1984年,國慶35周年,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。
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,但名稱有所不同。許多國家叫“國慶節”或“國慶日”,還有一些國家叫“獨立日”或“獨立節”。
今年是第73個國慶節,在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里,為人民服務是青春價值的最好體現。
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,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
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
國慶進行閱兵,以顯示力量、增強國民信心,體現凝聚力,發揮號召力,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。
今年是第73個國慶節,在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里,為人民服務是青春價值的最好體現。和平年代里,為人民服務是青春最好的寫照。
今天是第73個國慶節,在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里,為人民服務是青春價值的最好體現。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、傳承紅色基因繼續傳承下去。
在新中國成立初期(1950─1959年),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,同時舉行閱兵。1960年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,決定改革國慶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