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九一八事變,又稱奉天事變、柳條湖事件。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,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,制造了震驚中外的“九一八事變”。
1991年9月18日,中國政府在沈陽開放了九·一八歷史博物館。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,寫下“以和為貴”,成為進入該館的第一個在位日本首相。
建黨節,即中國共產黨建黨日。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,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,只能處于秘密狀態,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。在大革命時期,黨忙于國共合作、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,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。
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“一大”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。
九·一八事變,又稱奉天事變、柳條湖事件。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,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端。
九一八事變,又稱奉天事變、柳條湖事件。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,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,制造了震驚中外的“九一八事變”。
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后,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、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,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所不斷發生的變化。
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,“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!”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。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,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。
光輝歲月,鐵血鑄造。紅色文化在華夏的傳播、鮮紅色記憶的烙印,是引領祖國騰飛昌盛、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因素。